白涛朝窗外瞄了一眼,太阳正往下落,是他该出门的时候了。
循着夜色,白涛开车从河北廊坊,跑了35公里,到了北京东四环外的鬼市。
晚上7点多,鬼市上的人已经多得走不开路。
一个小时之后,白涛扛着一麻袋旧货,往停车的方向走去。今晚收获甚少,逛了一个小时,他只稀稀拉拉地淘了一个爱立信电话机、一个旧ipad和一些二手充电宝、他琢磨着,把东西放回车里,再回集市上逛一圈,结果一不小心,踩到了一颗钉子,脚掌瞬间淌出血来。
从廊坊到鬼市的路,他来来回回走了好几年。这是北京最大的二手交易市场。这里,一年交易上百亿,诞生了无数个深藏功与名的“废品大王”。他们开旧奥拓,脚踩人字拖,身穿文化衫,却身价千万。
白涛就是其中之一。
靠报纸的“豆腐干”消息发迹,白涛从1998年开始“淘废品”。那时的他中专毕业不久,短暂地工作过半年,“不自由。”就开始从北京西直门市场里,挑一些二手呼机,然后倒卖到手机店里去。
后来,白涛告别了这种线下倒卖,一开始,他通过广播电台、和报纸散布二手货信息。当时,北京广播电台有一个“百姓物品交换台”栏目,市民通过打热线电话,给正在听广播的人传达信息:自己有什么货要转手,多少钱,以及用什么样的联系方式。
打进热线电话不容易,“只有半小时。几千、上万的人抢着打。”
白涛每天中午守着电话,往里播,但总共也只接通了两次。第一次,他卖掉了一台奔腾166型号的电脑。那台电脑,他买的时候花了1800元,用了两年。“原本想卖个700元,最后卖到1400元。”
卖出的第二件产品是一款爱普生的打印机,也挣了几百元钱。
这让白涛尝到了甜头。但守着热线打也不是办法。那时,北京有一份报纸,每期都会留出一个版面,供市民刊登闲置物品的交换信息。“现在想来,这就是最原始的二手交易平台了。”
白涛把在旧货市场淘到的手机、相机、电脑的信息,刊登在报纸上, “只有豆腐干这么点大小,一周能上7-8条”。最高峰的时候,他一个月靠倒卖二手货,挣了一万多元。“在那个年代,普通上班族的月薪在2000多元。”
互联网出现后,白涛的交易,就从报纸、电台,转到了淘宝、易趣上。4年前,白涛又将主阵地转到了闲鱼。
捡漏100多个“垃圾处理器”
白涛对于“收什么货”并没有明确界限。从手机、电脑、大哥大,到小霸王游戏机、无人机电池、万能插座。“什么能卖钱就收什么。”
买卖了20多年,他一眼就能看出“破烂”的价值。
“比如诺基亚当年就很高端的8800型号,现在估计能卖出苹果手机的价格。”上周,白涛收回一个全新的摩托罗拉大哥大,虽然已经不能用,但也卖了2000元。”
最好卖的是二手手机。但最暴利的,却是那些看起来不太起眼的偏门货。
前不久,白涛在鬼市淘到了一个二手核辐射探测仪,“火柴盒大小”。看上去相当普通,鬼市的摊贩把它随便扔在一堆“旧破烂”里面。
眼尖的白涛一下子看到了这个不起眼的仪器,询价时,摊贩只瞥了一眼,“你看着给呗。”
白涛花了20元,从老板手上买下了探测仪。
多年的收货经验告诉白涛,这不是一个普通的核辐射探测仪。“普通家用的会大一些,这个一看就是工业用。”
白涛在淘宝上找到了一模一样的检测仪,印证了他的猜想。“这种探测仪是科研人员专用的,市场价在5—6万元一个。”
他把这款探测仪上架到闲鱼,没过多久,就有人过来咨询。对方是
生活垃圾减量80% 农村人居环境大变样南京废品站失火 老板两万现金化为灰烬上海浦东率先实现电子废弃物回收箱全覆盖重庆:医疗废物“应收尽收”把好防疫最后关口浙江一金属厂着火初步认定系收废品人操作不当导致深圳:废品收购站起火 印刷厂遭殃墨西哥:废旧船只打造个性餐厅慈溪市检察院将听证会开进了废品收购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