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5655-0262
北京最大废品集散地遭拆迁 废品市场如何安身?
时间:2024-05-24    点击:88
北京:无处安身的废品市场
北京规模最大的废品集散地拆迁之后
北京地铁5号线立水桥站西北方向4.7公里处,有一座面积500多亩的废墟,“垃圾”堆得像小山一样。
这里原是著名的东小口废品集散地,北京城曾有四分之一的废旧物品从这里分拣归类,金属、塑料、纸张……按各自不同的用途进入工厂,成为循环链条上的一环。
随着城市的发展,2011年底,这个位于昌平区东小口镇的废品集散地市场开始拆迁。原先从城市四面八方汇聚这里的废品变得无处安放,必须得重新寻找去处。
事实上,随着城区的外扩,北京的废品回收市场就一直在不断向外搬迁,从四环到五环再到六环,到如今却不知道该去哪儿。
被称为“静脉产业”的垃圾回收和再资源化利用产业亟须得到政府的重视和扶持。
“废城”里的异乡人
4月29日,《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来到东小口探访时,大部分从事回收站工作的商家已经因拆迁离开,只有最后的十来户还在搬家过程中。
走进一座堆满聚酯饮料瓶和各种塑料标签纸的院子,三四个人正在分拣打包,院子的一侧已经有若干体积庞大的黑色编织袋被封好口准备装车。
院门旁有两间平房,四五个人坐在堂屋里闲聊,一个女人带着正在学步的小孩。来自河南的男青年小潘说,老板正忙着搬家,这边马上就要停水停电了。
“老板不乐意搬,可是没办法,别人都走了,自己家留在这里也没生意。”小潘说。
打工妹廖芳(化名)跟小潘是同事,她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很多商户从这里搬到了离这儿不远的西小口,他们也准备去那儿。但也只是临时落脚,因为西小口也是规划中要拆迁的地方。
西小口再拆时怎么办?廖芳说:“那就看老板能找到哪里了,我们反正是跟着干活的,做不了主。”她8年前来到东小口,开始在一个废品回收站打工,跟现在这位老板干了两年,每个月的工资是3000元。
拆迁之前,拾荒者从城市中的垃圾桶里捡来的饮料瓶、旧报纸、包装盒,废品收购者收来的旧家电、旧衣服、旧家具……很大一部分都会卖到东小口的收购站。然后廖芳们再按照下游收购企业的要求进行进一步分类、初加工。
东小口的“产业集群”历史可以追溯到2003年。那一年,因为城市建设加快,原本分布在四环外的废品回收站向外迁移,陆续来到当时离城市还比较远的东小口。随后这里渐渐成为北京市规模最大的废旧物资集散地。
拆迁之前,东小口共有900余家废品回收站,它们或集中在几个大的废品回收市场内或散落分布在周围。
在这些废品回收站工作的打工者曾有2万多人,他们在这里工作,也在这里生活。回收站的老板们大多面容平常,衣着普通甚至破旧,但他们可能年入百万,财力雄厚。
老板和打工者们大多来自河南省固始县。街边“固始人家”餐馆的招牌、“北京—固始”的长途客车时间表都还没被拆下,仿佛在告诉路人,曾有一群异乡人在这里驻足。
曾经有序的生意
回收站与回收市场是租户与管理者的关系。
北京福佑鑫源再生资源回收市场有限公司(下称“福佑鑫源”)是“盘踞”在东小口近10年的大公司之一,2003年8月成立。动迁之前在这里承租了136亩土地,有167家从事回收站工作的商户在这个市场回收废品。最近3年福佑鑫源共上缴税收4700多万元。
福佑鑫源市场管理处的办公室里还有几个人在忙着拆迁的收尾工作。工作人员李华(化名)对《


以旧换新政策变了味 财政补贴款变成购物卡
哈尔滨废品回收价大降 不少回收站都处于半歇业状态
滨州冯家派出所集中清查辖区废品收购站点
废纸分类等级规范是什么
新冠疫情或将改变南非废品回收历史
拉萨20个废品回收站或年底建成
山东德州公共机构废品要统一回收
青岛废品价格骤降 市民转卖为囤
151-5655-0262
黄经理
 发送短信